人文讲坛第九期第四讲《中国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前景》在图书馆报告厅举行
日期:2019-05-09  发布人:admin 

5月7日下午4:30,人文讲坛第九期第四讲《中国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前景》专题讲座在我校图书馆报告厅顺利举办。此次讲座特邀82岁高天星教授为主讲人,校团委副书记陈家宇主持讲座,副校长陈静、团委书记周二涛与六百余名师生共同聆听了此次讲座。

讲座现场

高教授以“文化”为切入点,从自我认知的九个理念让同学们了解了非物质文化的价值所在,结合实际问题为大家阐释了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历程中遇到的诸多困难以及他自身在这方面的思考。接着,高教授以郑州为例,从历史、地域、传说、饮食、民俗风俗、人文等十个角度,阐述郑州历史文化之美,让同学们对郑州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体会到郑州的非物质文化魅力。高教授投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教育工作数十年,着重强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重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必须与时俱进,这需要年轻人的传承与努力。

    82岁老教授铿锵有力、声如洪钟的演讲撼动全场,使现场师生体会到了非物质文化的价值所在,不仅在非物质文化方面收获了知识,也是一场精神的洗礼。讲座的最后,陈家宇副书记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代表全校师生向高天星教授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呼吁大家关注传统文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担起责任。

    本次讲座不仅使同学们更好的了解了中国的非物质文化的价值,培养了同学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增强了民族自豪感,还提高了同学们对非物质文化保护的意识,对大学生自身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高天星教授文化小传


高天星:高国胜,字天星,以字行,(1937年6月—— )河南信阳人,郑州大学教授,人文学者,民俗专家;1959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留校执教,后调郑州大学,任郑州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首任郑州大学成教学院院长、《大学文科园地》杂志社主编、郑州大学民俗文化所所长。曾任文艺学研究生、博士生导师。仍任河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河南省老教授协会名誉会长、河南省文化史志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河南省民俗学会副会长、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资深专家、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河南根文创文化研究院院长、郑州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等。长期从事民族和民俗文化、文艺美学的教学研究,坚持文学创作,出版人文科学论作四十多部,发表社科论文和文学作品400多篇。论著获国家及省市多种奖项;荣获“中华优秀专家”、“中华当代文化名人”、“新郑黄帝拜祖大典特殊贡献奖”、“河南民间文艺终身成就奖”、“中国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个人”等称号。为保护、传承、研究、弘扬民族和民俗文化作出了重要历史贡献。

                                                                   文:张焕然

                                                                   图:张孟甜 柴文丽

                                                                   编辑:高妍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