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持续培育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储备创新人才,4月1日下午,我校举行了第三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决赛开幕式于图书馆报告厅进行,副校长陈静、校团委书记周二涛、各二级学院负责“挑战杯”赛事的领导和项目指导老师们参加终审决赛开幕式。
第三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开幕式
学生代表李广发言
统计与大数据学院李广代表参赛同学发言,他表示团队曾获佳绩,离不开学校的支持、老师的指导,团队的协作以及成员的坚持不懈。他呼吁此次参赛选手要认真打磨作品,突破自我极限,并祝愿所有参赛团队都能够超常发挥,斩获佳绩!
教师代表田宁宁发言
管理学院田宁宁老师作为指导教师代表进行发言,她从指导教师的角度作出了宝贵建议:一是扎根现实,开展有温度的创新;二是注重团队协作,聚沙成塔凝聚力量;三是秉持坚韧执着的精神,超越胜负之念。她强调创新之路从无坦途,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师职责所在,要不断挖掘学生潜能,为在“挑战杯”大赛中取得佳绩保驾护航。
副校长陈静作总结讲话
副校长陈静作总结讲话。她代表学校党委对出席终审决赛开幕式现场的各位领导、专家以及参赛师生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祝贺,对我校近年“挑战杯”开展情况和成效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对此次赛事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要提高认识、夯实主体责任。各学院和有关单位要将竞赛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加强资源投入,激发创新活力;二是要夯实基础,促进成果转化。各团队在项目设计中要注重科学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关注技术转化与社会价值;三是要锤炼意志,勇攀科技高峰。参赛选手要勇于挑战自我,在省赛、国赛中取得突破,为科技强国贡献力量。最后,副校长陈静宣布我校第三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开幕。
主持人宣读比赛规则
参赛选手进行项目汇报与答辩
随后,各参赛选手分别在育爱楼404教室、406教室、408教室进行终审决赛汇报及答辩。本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共有77支优秀团队进行激烈角逐,参赛选手从项目创新点、技术优势、应用前景、社会价值和取得的成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汇报。
评委老师进行现场问答与评分
在答辩环节,各组评委老师从项目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可行性等方面着手,结合参赛项目的选题、创新点和社会价值等方面进行现场问答与评分,并针对各个参赛项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意见和建议,为团队项目接下来的修改和完善指明了方向。
合影留念
我校第三届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的成功举办,对提升青年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优秀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为遴选优秀作品参加省赛、冲刺国赛奠定了基础。期待每一位郑财学子都能以“挑战杯”为青春坐标,让科技创新既有“科技味”更接“烟火气”,为中国式现代化写下最燃的青春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