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传播希望,播种未来,“蒲公英”实践队员们的支教故事
日期:2021-07-26  发布人:团委 

心之所向 素履以往生如逆旅 一苇以航“蒲公英”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家乡 进行义务支教他们带给孩子知识和力量也收获了“温柔和鲜花”

  张倩倩

19级小学教育1班

支教一时,自教一生

 

为期十五天的支教时光,如同夏日晚间的一场美梦,既缥缈又十分真实。这是一场亦苦亦甜的美好相遇,从相遇时的拘谨到离别时的不舍,从第一课的手忙脚乱到后来的游刃有余,攻克一次次升级的难关,都是“蒲公英”暑期支教社会实践团的成长蜕变的标志。炎炎夏日,我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充满温暖的假期。

我们实践团活动点分布在河南省18个地方,56个村落。而我支教的地方是洛阳市偃师区大口镇郭村的小太阳幼儿园。选择去支教的时候,我没想过要面对怎样的未来,因为一直以来我都怀有支教梦,所以内心充满欣喜与自信,格外地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虽然这次支教的时间并不算很长,但这是我第一次为小朋友上课,这段日子让我对“教师”身份有了更深的理解,它让我懂得了一名教师的幸福是来自于单纯、可爱天真的孩子们。因为他们的陪伴,才让这个平凡工作充满爱与感动。

 

面对着一张张稚嫩的面孔,望着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神,我好像变得更加年轻了,我下定决心要教给学生们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提高教学质量,每晚我都会修改和完善我的教学计划。由于孩子们之间的年龄、认知不同,在备课时,我设置的课程会更加得趣味化、生活化,课堂上教授的知识不会过多,只要小朋友们能够做出简单的分辨和识记。

随着支教时间的减少,我更加迫切地想把我准备的知识传授给他们,虽然有时候课堂的纪律不是很好维持,特别是在教学手势舞《听我说谢谢你》等互动课堂上,但我仍会把最美的笑容带给他们。当我们彼此笑脸相对时,我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纯洁,是那么美丽。

 

“支教一时,自教一生”,这绝不是一句套话。本次支教活动,我最大的收获是——解放孩子天性,让其走进自然、感受自然,从而得到发展。一方面是由于当下随着社会的发展,诸多家长及老师强调“填鸭式”教学,学生的压力越来越大,而忽略孩子们的天性和意愿。另一方面,大自然是学习、认知、成长不可或缺的场所,孩子年纪小,对大自然的感知也会更加真切和深刻,在一档纪录片《他乡的童年》中芬兰教育的特点是,让孩子们和大自然以及周围社区很自然地融入,这可以让孩子在成长中有很真实的归属和目标感,在和老年人一起活动时,孩子会很自然地认识到时间以及历史这些课堂教授起来很抽象的概念,且对人和人的经历产生共情,从而了解自己,了解人之间的关系,这些在我们的日常教育中反而容易被忽视。因此,我们应当思考和重视这个问题,让孩子们健康地成长。

 

三下乡的这段日子,我感触良多。打动我的,不止孩子们纯真的笑脸,还有那些在艰苦环境中不懈筑梦的乡村老师。这次支教也是在为我未来做一名优秀的老师吹响起航的号角。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我还有太多需要磨练,青春不负韶华,仍需砥砺前行。我的脚步不会就此停下,无论是在今后专业课的学习中,还是社会实践活动中,我都会严格要求自己,让青春无愧于时代赋予自己的初心和使命,真正投入到农村基层教育中,努力去做一个“四有”好老师,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樊玉婷

20级小学教育3

传播希望,播种未来

“传播希望,播种未来”,教育学院“蒲公英”暑期支教社会实践团来到了漯河市源汇区三里桥村进行支教活动,我满怀憧憬和希望的支教活动开始了,心中难免充满无限忐忑,但又有用不完的激情和力量。

由于当地的情况,我们在家中开设了支教地点。在学校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布置了一个简单的教室。学生们都很纯真,对此次支教活动都充满期待。我们根据在校所学知识开展了语文、数学、音乐、美术、手工等课程,准备了许多小活动和奖励。课程教学内容丰富,我们一起以背诵倒计时的形式背诗词,同学们热情高涨;开展口算比赛,提升同学们对数字的敏感性;一起学唱ABC歌;进行叠词比赛;成语接龙等活动。同学们积极回答问题,活跃课堂氛围,还帮助老师收默写作业,帮助同学。


第一次进行这样的活动,难免有许多问题。由于学习时间较短,有些课程的专业知识了解的并不是很多,底气略显不足,但在这几天的支教过程中,我们一直积极冷静地应对各种问题,慢慢地便走向了正轨。由于年龄段的不同,学生们来得比较分散,课程安排也不一样,这给我们带来了挑战。学生们一个个都怀着对知识的渴望来到这里,让我们十分感动,所以在面对学生们的问题时,很有耐心地指导。我们表示,有信心去完成接下来的工作。有个小男孩给我们很深的印象,他说:“老师,我长大了也想像你一样,教别人学习,因为我感觉这样很有成就感”。我们有点儿愧不敢当,因为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同时又感到很骄傲,很自豪,觉得自己这几天的努力没有白费。


 

有时我们也会感到有点儿“囊中羞涩”,因为在学生眼里,老师是无所不知的。所以,当学生们提出一些课外知识,询问类似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问题的时候,面对充满好奇心的他们,我们还真的有点儿手足无措。最终,我们还是“机智”地绕开话题,课下查找后解答学生们的疑惑,这才维持住了险些崩塌的“威严”。由此,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艰辛与不易,要当好一名人民教师则需要更多的努力和付出。


我为此次支教活动感到很自豪,不仅传播了自身所学的知识,让更多的学生受益,而且提升了自身的能力,丰富了自身的实践经验。与此同时也让我明白了,教师职业的伟大,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今后将更加努力争做“四有好老师”,为社会,为祖国做奉献。同时在接下来的支教活动中将倍加努力做好课程和时间安排。

张迅 苗瑞芳

20级小学教育3班

让爱在贫瘠地区传播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教育学院“蒲公英”暑期支教社会实践团赴家乡安阳市三下乡义务支教。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参加暑期支教活动,能够提升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增强对社会现状的了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有限的青春投入到无限的教育事业中,用青春献礼建党百年。

通过前期的调研,我们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返乡支教形式参与此次社会实践。根据家乡实际情况,走访调查小学生家庭,对有需要帮助的小学生进行单独辅导或集中辅导。从报名到参与其中,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结合我们自身能力,相应开展一些课程语文、数学、英语辅导、书法课、小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科学课、小学生暑期安全教育等。在此过程中,我发现了当地存在的实际问题,分析并做出解决方案,这让我深入了解到大学生的使命感,我也深刻感知到将来要成为教师的那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

 

 

团队名称定为“蒲公英",寓意让爱心在贫瘠地区得到传播。我们团队自己定地点、时间、写详细的活动内容、经费预算,本以为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没想到会有那么多细节问题需要解决,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但是无规矩不成方圆,这些是活动圆满完成的基础。经过充分的准备,我们终于开始支教工作啦。在家里尽量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学生进行集中辅导,帮助学生辅导作业,解决课本中存在的重难点问题。例如,多数孩子在积累上存在问题,他们接触到的学习资源相对较少,阅读学习的书本资料也较少,志愿者鼓励孩子们多多看书积累,带给他们一些新的书籍资料;还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写字歪扭,乡村中的孩子在书法方面的教育较为稀缺,所以我们在上课时为孩子们讲解关于软笔书法和硬笔书法的基础知识,让孩子们对书写有更加详细的了解,在写字结构和笔顺等方面多加注重。

 

通过这两天支教的过程,我们用眼睛看到、用心感受到在课堂上老师的重要性,领悟了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各式各样不同性格的学生和课堂上的差异所在。其次是认识到了城市中的校园与落后地区校园在各方面资源的落差。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下,我们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做出了相应的改变。在与孩子们的相处过程中,资源的稀缺和环境的艰苦并没有阻挡孩子们对学习的热情,这也感染着每一个实践的同学,使我们对自己的工作和身份更加得认同,拥有一份更高的责任感。此外,“三下乡”实践活动与“返家乡”相结合,在避免疫情影响的背景下,将两个活动融合,让我们真正意识到在自己生活的地方,自己的身边,有哪些需要我们的地方,我们更应该在自己能力之内,将青春投入到党和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了解家乡发展、国民国情,提高了同学们认识和融入社会的能力。

收藏本页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