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郑州财经学院委员会 关于印发《郑州财经学院关于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意见》的通知
日期:2021-11-05  发布人:团委 

中共郑州财经学院委员会文件

郑财党发〔2021〕76号

全校各单位:

现将《郑州财经学院关于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21年11月5日

郑州财经学院

关于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文件精神,加强我校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优秀传统美德,现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我校关于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指导河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坚持全方位育人的基本理念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掘传承河南优秀传统文化和践行优秀传统美德为重点,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河南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学校健康深入开展。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文化培育与价值引领相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广泛开展形式多样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时,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积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继承和弘扬革命传统文化,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二)坚持课堂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育人的主渠道作用,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同时增加传统文化必/选修课程,引领大学生通过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对国家民族文化价值的认识和理解,坚定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丰富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载体,注重发挥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育人的重要作用,增加文化传承类课外实践活动的组织开展和人员参与度,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高等教育各个环节。

(三)坚持继承传统与有益创新相结合。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相结合,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既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高度重视培育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又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世界眼光,博采众长。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结合时代精神要求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构建具有中华民族文化底蕴和特色的内容体系。

三、主要目标

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辩证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正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学习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典籍,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强化学生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关心国家命运,自觉把个人理想和国家理想、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的理想信念。

四、实施方案

(一)构建线上线下双平台教育体系

1.建队伍:打造一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骨干队伍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引进机制,设立技艺指导大师特设岗位,吸收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以及校内外有国学、国画、书法、戏曲等特长的教师,成立“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室”,打造一支独具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骨干队伍,负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教育工作。

2.进课堂: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选修课程

在课程建设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任务,在充分挖掘和利用河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基础上建立建全全校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程,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覆盖面,供全校学生选修学习。

3.进网络:搭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教育平台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网络推广建设。利用好现有全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等数据资源成果,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同时,依托新媒体平台,通过开设书法、绘画、古诗文奖赏、古典音乐和非文化遗产网络专栏,制作适合互联网新兴媒体传播的传统文化精品佳作等形式向学生科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丰富传统文化校园活动载体

4.抓重点:打造一年一度“礼敬中华”传统文化艺术节

“点面结合”的方式重点打造一年一度“礼敬中华”传统文化艺术节活动。每年选定一个文化主题,打造古诗词大赛、汉字听写大赛、最美汉服大赛等系列中华传统文化大赛,形成传统文化艺术节“点”。以社团为依托,将宫商徵羽汉服社、太极拳社、书画协会、茶艺社、非遗社等与传统文化相关类社团有机组织起来,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民族文化元素展演活动,形成传统文化艺术节“面”。以点促面,以面凝点,用点面结合的方式在全校学生之中形成传统文化影响力。

5.抓节点:利用中国重大传统节庆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利用教师节、重阳节等节日,开展“感恩父母,践行孝心”、“感恩老师、感恩长辈”等关爱师长的道德实践活动;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冬至等中国传统节日为依托,在校园中号召学生过传统节日,积极挖掘这些节日中的传统礼仪、民俗元素,开展民俗文化传承活动;以五四青年节、国家公祭日、国庆节等为契机,引导广大师生缅怀先烈,了解党和国家的发展史,不断增进爱祖国、爱家乡、爱他人的情感。

6.抓精品:培育一系列校园传统文化教育精品活动

重点培育“书香郑财”和“社团文化节”等传承传统文化精品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美感与意境;在活动中诵读古代诗词,了解古诗词格律;在活动中理解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认识中华文化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在活动中欣赏传统音乐、戏剧、美术等艺术作品,感受其中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三)“请进来”、“走出去”打造互动式传统文化交流模式

7.重讲座:充盈“人文讲坛”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深入开展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经典艺术学术讲座活动。以“人文讲坛”为媒,通过邀请传统文化名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进校园,以开展专题讲座的形式,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8.重资源:引导“高雅艺术进校园”培养学生情操

积极引导戏曲、古典话剧等高雅艺术走进校园,将高雅艺术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达到艺术教育“润物无声、育人无形”的效果,引导大学生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提高艺术和文化素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亲近艺术、聆听大师、提升艺术素养、感受艺术魅力。

9.重实践:构建互为补充、相互协作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格局

积极引导学生走出学校,充分利用具有河南省地方特色的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站)、图书馆、美术馆、音乐厅、剧院、故居旧址、具有历史文化风貌的街区等,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教学。广泛开展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活动,依托郑财特色专业,围绕黄河文化创作一批具有时代特色、河南特色的青年文化精品,以项目推动,用精品传承,面向青年学生讲好河南故事、黄河故事、出彩故事。同时鼓励学生通过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等形式积极探索家乡名胜古迹、文化遗产,以增强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对于家乡的热爱。

五、组织实施

本方案由校团委牵头,教务处、学生处、图书馆等相关职能部门配合推进落实。校团委和二级学院团总支指导各级团组织开展工作,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各学院要按照统一部署,把握实施重点,抓住关键节点,稳妥有序推进方案实施。


收藏本页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